他来时翻山越岭_分卷阅读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 (第2/4页)

库里是死的;搬出来没修,是坏的;他们耗时修好让它以完整的面貌示人,才是活的。

    活的,才能往下传承。

    活的,才能说话,讲它所诞生的那个时代。后来人看它一眼,便能从它身上穿越百年千年,看到过去。

    这是文物修复师存在的意义。

    **

    程梨的师父魏长生从部队退役之后就进入故宫,修复工作一干三十年。

    他从学徒起步慢慢消化掌握打眼、抱料、放线等各色工艺,逐渐认识各种木工艺品的结构,摸索那些榫头和卯眼的不同,经验丰富。

    遇到这种大件,还是魏长生带着她俩做。

    程梨和陈墨都服他的手艺,实打实的认可。

    今天佛像就要被移走,挪到下个月要对外开放的宫厅。

    搬件的人还没来,魏长生已经面露不舍。

    程梨和陈墨熟悉他的性子,也没安慰,这是一种死循环。

    这个走了,下一个来了还会再走,每件器物经他们手的时间都不会很长。

    库房的人来挪件的时候,魏长生一直站在门口看着,直到搬东西的人走远,他看不到他的佛像了才回屋跟程梨她们说正事儿。

    ***

    京郊某墓三号坑二度开挖,发现了大量木制品。

    文物部门协调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前线。

    业务相对较少、技术和经验又都有点儿的程梨和陈墨,被木器组科长推了出去。

    一为历练,二为学习。

    **

    出外差并不是稀奇事儿。

    去年程梨曾经和魏长生南下去修复过一座徽派老宅荫生堂。

    可惜的是那栋房子最终没能在国内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