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8望父成龙_第三百三十三章内幕信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内幕信息 (第2/9页)

尔肯的引领下,原来那些看不上垃圾债券的投资者都成了疯狂的抢购者。

    垃圾债券非常抢手,但数量有限,已经无法满足基金公司的购买欲望。

    米尔肯就主动出击,为小公司发行垃圾债券,让它并购大公司,因为大公司通常信誉良好,小公司能用大公司的资产与未来现金流作为偿还债务的保证,最终以轻撬重作为杠杆,上演“蛇吞象”。

    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七年这十年间,米尔肯筹集到了九百三十亿美元。

    当然,这是他直接替人发行的,不是包销,事实上包销更多。

    他的公司在“垃圾债券”市场上的份额增长到了两千亿美元。

    这个时候,米尔肯已成为真正的“垃圾债券大王”,公司债券买卖部门成了完全意义上漂亮国低级债券市场。

    米尔肯虽然不是恶意收购的主谋,却是这些活动的重要推手。

    正是他通过发行垃圾债券,扶持小公司成长,并通过利用“杠杆收购”模型,间接促进了漂亮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并购热潮。

    德崇证券是一家投资银行。

    会客室里,季晟坐在沙发上看着眼前这位目前在漂亮国金融界呼风唤雨、地位举足轻重、无人能及的金融教父。

    迈尔克.米尔肯!

    这人四十来岁,面目阴狠,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如果说这样还无法知晓迈尔克.米尔肯究竟有多“坏”,那么相信看过一九八七年上映的电影《华尔街》的人,一定会对其中大反派戈登.盖科记忆犹新,而戈登.盖科的原型不是别人,正是眼前坐着这人。

    事实上,米尔肯在漂亮国金融界干出的事情比电影里更加的厉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