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1、北进,继续北进! (第5/7页)
国力弱的无奈,如果南方强大而一统,就可以像武帝之后那样,把战场推到草原去,要打去别人家里打。 他翰林院的文人幕佐们常说汉朝无武帝之后穷兵黩武,他听在耳朵里全当放屁,或许如此,可面对强敌,汉人不管输赢,自家百姓总是不用遭受战祸的,可以安心耕种。 唐末以来契丹人南下随随便便就能到达魏州一线,距离黄河不过三里,虽然晋朝、后汉等官书记载上总说击退契丹人,可所谓击退多数时候都是别人抢够自然就走了。 真正围歼给契丹人造成大损失的战例很少,符彦卿等人打的阳城之战就是那样的少数战例。 可不管输赢如何,河北沿途百姓都要尽数遭殃,几代人积累劳作的财富存余为他人所夺,因为战都是在他们的土地上打的! 所以契丹人虽“屡战屡败”,却热情高涨的不断南下。 高平之战之后依旧不断南下扰边,显得三年更甚,在他南下打淮南时,契丹人趁机派兵偷袭,在北地夺取了周国好几座城池。 但那时他不敢两面开战,为专心于淮南战事,只得忍着。 郭荣心中素来有有一大志愿,那就是夺回燕云十六州,将契丹人北拒国门之外,让河中、河东、河北百姓永不遭战祸,都能安稳度日。如昔日秦皇汉武那般,要打仗去北面,去别人家里打,将这数十年来契丹人所为如数倍奉还! 郭荣心里明白史从云和王朴都是有大智慧,大谋略之人,他们都觉得自己太急,应该将南方和蜀地一统,再与契丹人决战。 昔日秦皇灭六国,乃奋六世之余烈;汉武兵出漠北,也是有数代郡王,几十年之功的积累。 这些道理他心里明白,诸将反对他心里亦是清楚,可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他曾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