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_352、雁门北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2、雁门北望 (第2/7页)

涉事的二十六名州兵毫不留情全部处死,告示全军,告示沿途州县百姓。

    同时直接也把卢多逊下了。

    他当初启用卢多逊是有一点点私心的。

    一来想给年轻人机会;二来嘛.......卢多逊是个读书人,拍马屁拍得史皇帝很高兴,当初兵变时就是卢多逊主动写好禅位诏书,很懂事,所以对他印象好,没想到翻了车。人们常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看来是真的。

    之后史从云启用曾经曹彬推荐过,在伐蜀时就给东路大军做过转远官的门下给事中沈义伦为转运使。

    沈义伦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上任之后很快恢复大军补给,还放下架子主动出面去和沿途百姓谈话调解,解决了问题。

    卢多逊就不成,大概是太年轻太傲气,出了事还端着朝廷官员和读书人的架子,只是派手下人去和百姓调和,结果事情越闹越大。

    ......

    昨天下午,沈义伦便忧心忡忡的找他说了后勤的问题,不过为不影响军心,是在私下悄悄告诉他的。

    说到最后,沈义伦委婉的道,“官家,如果还要往北,臣觉得不能再从黄河边大仓转运,那样太远。

    不如从河北征粮,走镇州附近,同时征镇州及其周边州县青壮,运粮往西,过井陉到盂州,随后直走五台一带到忻口,雁门。”

    史从云不是何不食rou糜的皇帝,他自然明白沈义伦虽然提出一个方案,却困难重重。

    且不说河北今年还没秋收,百姓存粮不多,这时加征会加重负担,而且镇州附近和北面还驻扎秦国国防御辽国的关北大军,再从那里征人、征粮只会雪上加霜。

    而且走井陉道也好,五台山也好,都不好走,山道崎岖,困难重重,何况还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