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2/4页)
童,“小兔崽子,滚回学馆念书去!”顽童捡了糖,一哄而散。 日子久了,李惟在镇上过得还算不错。想想呀,买猪rou的都是些谁?厨娘婆子丫鬟媳妇,伤心一阵子便也罢了,哪里舍得多说一句李惟的不是。大老爷们天天被自家女人枕边风吹啊吹,见了李惟也是一张笑脸。至于小孩更别提,谁不爱吃糖,谁不爱吃rou?昔日的状元郎李惟守着自家的猪rou铺子惬意地想,天高皇帝远,还是故乡的日子最滋润。 时值冬日,李家铺子每天晌午收摊,rou再放下去未免不新鲜。李惟锁了铺面,收起卖剩的rou,挑了两块里脊留在厨房,其余搁在冰桶里。将近年关,学馆放了假,许先生一个人孤零零的,被李惟请到家中凑个伴一起过年。 李家本来的宅子不小,前院被李惟辟作铺子,隔了个中庭,后面还有两间厢房一座堂屋。李惟到柴房生火烧了开水,将身上rou腥味洗净,又到西厢换了件素色长袍,重新梳了头戴书生方巾,才去东厢敲许先生的门。 许先生应声来开门。东厢原是李惟他爹李秀才的屋子,老头子好风雅,窗外种了一片翠竹,桌上文房四宝,墙上挂着字画,案头堆满书册。李秀才死后,李惟也没怎么动这间房,就让它保持着原样。 李惟从小跟着许先生识字念书,比自家亲爹还亲,二人也不客套,关了门面对面坐着。李惟从怀中掏出一小盅茶叶,“这是学生在曲城购得的茶,先生爱茶,不妨一试。”他说话文绉绉,态度又恭敬,玉面长衣,与早晨做生意的样子大不相同。倒不是李惟喜爱书生做派,只是打小被父亲这般教养,又面对敬慕的老师,自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