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9章 (第1/3页)
就以命令暗杀某人为例,假设暗杀的序号是十,在传递情报时,就直接写一首诗或者词,又或者是一篇家书或文章,在第十个字下面点个黑点儿,再在诗文中隐晦地暗示刺杀对象的身份,任谁也难以猜出来这是一封杀气凛然的命令。 她得到的玉筹虽然少,但可以科学地假设,它们只是一整套中的一部分,而这一整套,也可以假设分别代指着六十种情况或命令。至于为什么下方会有图案或文字,可以看作是更加具体的描述或指示,比如对什么人行使反间计,需要采购什么物资等等。 说来也怪,顺着这个思路,她越写越觉得有道理。如果玉筹的作用真是如此,那么这个方法本身,比之用诗文传递的那一种,还要略微逊色几分。 原因就是这玉筹太过刻意,一看就会让人觉得有问题,而诗文家书则十分自然,不易被发现,也更容易夹带具体细节。 所以她前世看到的那一种,是在眼前这玉筹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 但是不管是这两种中的哪一种,都算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密,比直截了当的书写情况要高明得多。 当然,这两个方法都有不尽人意处,其中所含的内容太过简单,遇到复杂情况既无法说明,也无法精细处理,要想彻底解决,还是要靠密码本。 双方指定一本书作为秘码本,以页码数字加密,传递后对方再对照进行解密。 这个方法在前世谍战剧中用得多了,但在眼前的大豫,借他们十个脑子,也肯定想不出来。 但洛千淮也并没有想要帮人帮到西。玉筹到底是什么作用不重要,只要写得煞有其事,让考官们相信它们是这么用的,就可以了。 在此基础上,再将诗文法抛出来,已经足够惊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