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 (第3/4页)
感不虚此行。大焉朝的新皇帝不像过去那些皇帝那样显得高高在上。大约是年纪还小的原因,皇帝对大焉外面的世界很好奇,这对依附于大焉的属国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对有些夹在大焉、匈奴和西羌之间的国家来说,匈奴人和西羌人往往意味着恐怖和危险,他们本来并不倾向于大焉,现在却有些向往和大焉的和平贸易,更何况大焉还答应卖给他们一定数量的优秀农具,那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而对另一些地处险要的小国来说,鸿胪寺卿鲁肃提出的大焉派驻军保障他们统治的建议,既让他们心动,又让他们疑虑。这件事好需要慎重考虑,但可以肯定有些局势动荡的小国最终会接收这一提议。 皇帝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的目标是建立起外交优势,改变大焉被孤立的外交局势。鲁肃很明白他的想法,因此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团结属国,二是支援匈奴和西羌周围的小国,三是监视军事要地,先一步发现匈奴人和西羌人的动向。只要做到了这三点,就可以渐渐让实力的天秤倾向于大焉。 在之后的史书中,嘉禾元年的大朝会被称为治世之始。文人们称赞元帝的少年睿智,认为这是他开始摒弃外戚之害的第一步。却很少有人看到,实际上这次大朝会的最大作用在于外交而非内政。正是从这一时刻起,大焉对外面世界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这改变影响着此后数十年的世界局势,甚至对百年、千年后的世界依然作用深远。 当然了,年轻的皇帝并不是算无遗策。在大朝会终于结束之后,他才猛然发现,他好像把某人遗忘在西羌了。 “高力士,李白怎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