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重开科举 (第2/4页)
修了。 然后也不知道在谁的带头之下,那些百姓就联名上报,各州便有了个万民请愿。 面对如此场景,世家也只好出资修路。 那些个闲暇,或者是没有田地的闲人,也就找到了活儿干,有了生存之本。 “好一个大唐时代周刊!” 聪明的人,自然明白这个大唐时代周刊的作用,它会让大唐百姓慢慢地接受这个王朝,或者是慢慢地认可。 就像是如今他们这些人,认可自己汉人之身份一样,最后也会认可自己唐人的身份。 关键是,这些人已经开始听到,在民间,关于大唐的政策,关于大唐的皇帝,关于大唐的国师的说辞。 谈及皇帝和国师,没有人不尊崇,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没有人不尊敬。 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唐时代周刊带来的。 大唐的百姓知道大唐朝廷在做什么,知道神物已经种植道了什么程度。 也知道大唐皇帝做了什么。 更加知道,明天将会越来越好。 为此有弘文馆的学士,开始写诗赞美,最后还有几篇写得好的,登上了大唐时代周刊。 一下子,那些文人志士,都以自己的文赋能够登上大唐时代周刊而为荣。 至于主管大唐时代周刊的弘文馆,如今已经是每天都可以见到不少的读书人,拿着稿子在排队。 因为弘文馆登报他们的文赋的时候,不仅仅可以让他们收获名声,还可以得到一笔钱财。 读书人虽然从来不谈钱,不喜欢这种庸俗。 但是用国师的话来说,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赋,便是自己的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