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52节 (第5/8页)

”四个大字,正中间载着《故都的秋》文章。整张图片看起来比竹简容量大,比丝帛方便。

    原来后世的字写在这上面!

    他赶紧转头看向秦始皇:“陛下……”

    嬴政显然也发现了其中的机要,之前商议科举取士时,他们君臣就疑惑过,到底是什么样的书写工具能支撑这样全国性的考试,今天可算是窥到些端倪了。

    “告诉墨家,若能造出水镜中的书写之物,朕再有封赏。”

    他也有遗憾,不知其中造物之理,但能得知书写之物已是难得,纵过程艰难,也总要试它一试。

    同秦始皇一样,其他帝王也发现了图中刊物的其他功用,纷纷下令采取相关措施,而许多书商更是从中窥见了商机,也琢磨着办个杂志社,找些文人名士约稿,这其中又以宋元明几代的书商最为积极,而本身就颇有名气,又幸运地被水镜点名提到的冯梦龙,一时之间连家里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万万没想到,前脚还在取笑郁达夫,后脚他就成为了郁达夫。

    【写稿是按字算钱的,同时还有字数要求。设想一下,郁达夫洋洋洒洒写完各幅图景,一看字数好像不太够啊!再写景也不行了,于是宕开一笔,加段议论,字数够了,深度也有了,一举两得!

    包括文中的“是北国的清秋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或各国诗文的anthology”,许多论家也认为有凑字数之嫌。

    稿子催得急,灵感告罄了,凑点字数,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楚棠讲到最后,自己没忍住先笑了起来,然而水镜下的众人纷纷表示:啊这……真的有人这样解读文章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