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深宅怪事 (第4/8页)
迈开大步走远了。留下一脸无奈的胡老海,佝偻着老腰,立在原地叹息着落泪。 俗话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胡老海那些叫人听着不顺耳的话,真真儿就在三天后应验了。 那天的早晨,少爷唐鹄禄胡乱扒拉了几口早饭,便夹着油纸伞,带着一个小包袱出门去了。他昨日与朋友约定好,今天乘船游河赏景,还要饮雄黄、作诗篇,不是许仙,胜似许仙。此乃读书人的雅号,可在穷爷们儿的眼里,这妥妥地是一种装孙子的表现。 一直到了月上三竿,还不见少爷的身影,身为娘亲的唐二奶奶免不了要替儿子担忧。好几次催着胡老海的儿子小顺到外面看看少爷有没有回来。 直到四更天,鹄禄少爷还不见露面。在佛前敲着木鱼诵经的唐二奶奶的心里越发地慌乱了起来,就连金刚经都压制不住她内心的惶恐。 “咚”地一声,紫檀制成的木鱼竟一下裂了一个大缝子。 此乃不吉之兆,预示着祸事的发生。唐二奶奶的手一抖,小木槌掉落在蒲团上。她恍然大悟——儿子一定出事了! 她挣扎着站起身子,颠着一双小脚,哭嚎着冲出佛堂,呼唤胡老海以及家里所有喘气的人,快些帮她去找儿子。 唐家如此哪还有什么人可用,自怪事频频出现后,两个使唤婆子、三个打杂的男仆,还有花匠、厨子,都自动辞工不干了。现如今,家里能使唤的人,除了一个忠心耿耿的胡老海,就只有胡老海的儿子胡小顺可用。倒是还有一个赶车的把式余老万,可他这会子跟着唐二爷在外面还没回来。唐二爷最近几天越发不爱回家了,当别人早起干营生的时候,唐二爷才拖着一身疲惫,乘着他那辆光鲜亮丽的马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