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改进 (第2/5页)
,越来越好用,越来越便宜,咱们的士兵在战场上也才会少死一些,多打些胜仗。” 虽然说“专利制度”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弄出来的,流水线生产的布置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设立工匠学堂,工匠速成班,批量培养各类工匠的的计划也还在制定之中。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但朱慈烺这个来自四百年后的现代人所提出的种种措施,诸如“创新奖励”,“计件算薪”,“分工协作”却是实打实地激励了工匠们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了武器工坊的生产效率。 要知道,如今江南明军的装备在真正的野战面前就是个笑话,府库里面的火器更是年代久远,不堪一用,朱慈烺现在对于火枪火炮,盔甲刀枪的需求都非常大。 不要说按照他的计划,一年后还要继续扩军,把手中的兵马扩张到六万以上,全都装备上质量上乘的火枪火炮和兵甲了,便是如今,给那两万纤夫中的火枪手全部装备上火枪,除了安排汤若望和史可法去购买的部分,缺口也在五千支以上。 而传统的火枪制造方法,一支火枪的制造需要一个工匠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在保证物料的情况下,这样制造出来的火枪质量也是上乘,但耗时长,造价昂贵,其中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财政成本都是朱慈烺难以承受的。 毕竟,他麾下的士兵可不止需要火枪,按照每人两层甲胄,一顶头盔,一把匕首,一把腰刀或短斧的基本武器配置,刀盾手的盾牌和戚家刀,长枪手的长枪,弓箭手的步弓,炮兵的火炮,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力,火枪只有不到四百个工匠负责。 不过,制造过程分工之后,兵器局则可以招募大量新手工匠,简单培训之后,就能上工干活,极大缓解了优秀工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