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行动开始 初露峥嵘 (第2/4页)
五六年后在各个战场失利,没钱没资源没青壮力的日本,知道历史走向的王自新又陷回忆中。 何应钦国民陆军一级上将,贵州人,早年留学过日本,读过日本陆军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革命失败1916年回国,在贵州任过讲武学校校长,默军参谋长。1924年赴广州。 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长,后晋升至军长。1927年追随蒋介破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此后任剿共军队前线总指挥,1933年与日本签订《塘洁协定》。过几个月又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1941年同蒋介石策划自皖南事变,双手粘满共产党人的血,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同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 1945年9月9日何应饮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木浅三郎送交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的投降书。这是何应饮的最后高光时刻,从此便失去蒋介石的信任,被派往美国或联合国任职,1948年去了台湾,一直到1987年心脏衰竭,享年98岁。 王自新回忆完国民党的大人物,心里感慨万千,何应饮这人有野心,一直想取代蒋介石,但缺少杀伐果断手腕,顶多算是一个合格的政客,算不上政治家,唯一直得称道的是,何应认没有跟汪精卫一样当日本人的傀儡。但也是蒋介石破害我党的主要人员。 在内心里王自新不想救何应钦,但是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