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漂洋过海,抵达目的地 (第1/5页)
1935年,日本首都东京人口大约六百万,在当时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城市。 1935年的日本,其工业增长速度接近1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最迅速的。 而这个时候的中国,仍旧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即使把外国在中国创办的企业算进来,工业产值也仅占10%,而且分布不均,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 1935年,中日两国的经济指标是: 工业总产值:日本60亿美元,中国13亿美元。 钢铁产量:日本580万吨,中国4万吨。 煤炭产量:日本5070万吨,中国2800万吨。 铜产量:日本87000吨,中国700吨。 石油产量:日本160万吨,中国13000吨。 对于日本来说,岛内资源匮乏,尤其是棉花、橡胶、铅、锡,石油、煤炭,直接掣肘其工业发展的速度。就拿铁矿来说,日本一年生产45万吨,从朝鲜掠夺60万吨,也只能满足其需求量的六分之一。 而中国东北地区,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一,钢铁生产量和铁矿蕴藏量,也居全国第一,石油储备量占全国的25%,但是这些已经被日本人所有。 依靠工业强大的生产能力,日本的军工企业规模不断的壮大。 1935年,日本军工投资高达22.9亿日元,比19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