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汴京生活日志 第75节 (第8/8页)
长大的街坊婶子呢!我们是拿了工钱的,小东家也是正经东家,那东家有交代,能不好好干吗?” 第85章 被迫成长的沈徐氏。 秦五娘这一番话引起了在场所有妇女同志的共鸣, 她们这几个月沾沈押司家孩子的光,从这儿接到了不少赚钱的活计。 是,单看缝一身衣裳的工钱, 还比不上她们随便绣一方帕子。 可在汴京城里, 会绣花的女子数不胜数,谁都想卖些绣样贴补家用, 她们手艺好的才能拿着绣品去绣坊卖钱, 还要被那些店小二变着法儿的压价,常常熬上十天半个月,赚的钱也只够买块rou给孩子们开开荤; 手艺不够好的, 想卖人家绣坊都瞧不上, 只能偶尔接点零活, 给街坊邻居中的单身汉, 或是没带家眷独自进京打拼不会针线的男人, 又或是一家老小都在、但家里事情太多忙不过来的人家, 帮他们缝补一下衣裳被褥。 这种零活钱少事多, 还一堆邻居娘子抢着干, 哪有如今跟着沈押司家的姝娘来得舒心? 别看姝娘年纪不大, 却是她们见过最爽利大气的东家了。 姝娘刚开始让她娘叫她们过来的时候,说得十分严肃,要严格按照她的要求裁剪缝制, 不合格的打回重做,谁超过多少次不合格,以后就不再找她做工了。 这话说得不留情面, 让她们很有些惴惴不安, 没见过做缝补衣裳还有这么多要求的, 她们要有这本事, 不早就去绣坊当绣娘了?或是去裁缝铺做工,也都比在家里接零工强啊! 但下一秒,这份忧虑全部化作了欢喜,押司娘子转达她家姝娘的意思,只要好好做,该给的工钱一文不少,就按照裁缝铺子里普通师傅的收费标准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