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 (第1/4页)
。 “夏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还有唐宋。”他看向辛弃疾,脑子里把繁杂的术语不断的拆碎掰开:“你告诉我,儒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辛弃疾没想到他上来会讨论宋国的东西。 原本以为,柳恣会讲他们国家的历史和政治,解释为什么他们没有皇帝。 “春秋末期,孔子兴起的。” 孔子编录,修订,赋予了儒学生命。 “再然后,始皇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这样吗?” 柳恣顿了一下,只问道:“我问你,董仲舒说‘以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他认为天人有所感应,皇权应有天授,辛弃疾,你是怎么看的?” 辛弃疾本能的想用儒学的那一套回应他,告诉他‘见乎蓍龟,动乎四体’,所有的回答却卡在了嗓子眼里。 董仲舒的学说,说的是天事与人事交互感应,天子作恶不善,神灵就会降下责罚与灾厄。 相对应的,皇帝之所以能够坐在这个位置上,都是上天抉择的结果,是不能被质疑的。 这也是辛弃疾从前深信不疑的事情。 可是,哪怕他仅仅只学完了初一的地理,所有的认知都被颠覆了。 柳恣见他没有出声,整个人僵在那里,只掏出PAD看了眼上面整理过的资料,温和道:“‘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这也是你们的说法吧。” “辛弃疾,地震和洪涝,到底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那青年坐在桌子对面,喃喃道:“因为地壳运动和降水量。” 既不是因为君王的罪恶和品行不端,也与神灵无关。 辛弃疾他原本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