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谭_第一百二十四章 触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触目 (第2/5页)

种意义上说,以少监身份提领左尚署事的他;虽然官贵不过从六品,却是少府下辖五署三监之中,最有油水的位置之一。尤其是在诸冶监、诸铸钱监、互市监,都归于三司使/计相管辖的情况下。

    原本掌供郊祀圭璧及天子器玩、后妃服饰雕文错彩之制的中尚署,掌管车舆苫盖并刻镂与宫中蜡炬杂作的左尚署等;就成为了当下天家在外朝重要的钱袋子之一。而这又涉及到了京城里,一个经久不衰的民间笑话。

    说有初次来京的外乡人问:长安城里最有钱的人是谁?京城人答曰:当然是富有四海的天子了。然后外乡人又问;那最穷的人家又是谁?,京城人曰:自然是天家了。当然了,这种隐含调侃的政治笑话背后,则是某种现实的映射。

    哪怕历代大唐天子都是垂拱而治的师古气象;但是以天下海内的举国之力,以为专奉一人之欲;就算是酒池rou林的夜夜笙歌、日日游宴,再供养上一大群的陪臣和侍御,遍布天下十六府的行在宫室,也根本动摇不了分毫。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这笔供养皇家的财赋和资源;再加上天下各地皇庄别业,所创造的进项;看起来固然是极为可观;但是放在天下这个范畴中,却也办不了几件大事。更何况还有数量庞大的内三省和诸多从属的人事耗用。

    而依照睿明太后扶政时期,所沿袭下来的惯例/祖宗家法;朝堂诸公每年拨付大内的御料和宗室的奉养钱,却是增幅的十分稳健。因此,按照在世天子的亲疏远近关系,历代繁衍下来的大量宗室,就不一定都人人好过了。

    因此,天家为了补贴这些尚在五服以内的宗族亲戚,也成为了内库当中一笔尤为可观的负担。偏偏受限于与沈太后留下的祖宗成法,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