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高拱 (第4/5页)
。 “臣告退!” 余懋学拱手说后,倒也向张居正作了一揖。 待余懋学退下去后,朱翊钧就看向张居正:“朕刚才一时兴起,突然觉得既然要燮理臣僚阴阳,明其公私,那朕这个天子就不能忽视高拱。朕即位之初,与他之间颇有龃龉,乃至两宫也对他颇有嫌隙。然若无视这些嫌隙,则难免有君不明臣不解之情况,以致于连累新政,牵连先生,故朕决定召高拱进京一问。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朱翊钧倒不是偶然想起高拱,而是早就知道高拱颇有改革能力,其不受儒学影响,很注重经济发展的意识,无论是开边贸还是开海都表现出一个改革家的远见卓识,这在保守为主且耻于言利的士大夫阶层是很难得的。 只是高拱挡了张居正的路,历史上很难在万历朝发挥作用,但朱翊钧觉得如果让高拱继续在万历年间有议政的机会,可以让万历改革更好。 所以,朱翊钧才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决定要召回高拱。 事实上,他早就有此意,且就等着扳倒冯保而能有干预朝政的权力后这么做呢。 当然,他还是要照顾一下张居正的感受的,也就一直未提出来,但昨日张居正的话,让他确认张居正或许不介意与高拱修好。 毕竟都是士大夫的一员。 而皇帝也有必要消弭政治家之间的矛盾,避免将来因此出现大问题。 何况阁臣相争的确是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 历史上,张居正的确在后来有意和高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