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 (第2/3页)
二十三年的时候,还是一个人口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 他们这里主要种植的作物是水稻,但当年因为大雨,收成并不算好。 幸亏彼时的清政府已经有了“凡地土有数年无人耕种完粮者,即系抛荒,以后如已经垦熟,不许原主复问。”,所以,虽然每一亩地的收成不好,但东发村胜在地广人稀,耕地众多,所以也足够过活。 而且,在当时,农民是可以去找官府用“借呗”的,无论是耕牛、工具,还是种子,甚至是口粮,都可以找官府去借。 所以,即使那时候农力底下,东发村都能算得上是一个能让人安心度日的地方。 之后,就不断有来自隔壁甘省、陕北、湖广地区的流民迁入东发村,东发村的村志里详细记载了这些人的姓氏、名字和祖籍。 “这本里有写我家祖宗是怎么来的这里吧。”明村长看楚孑看得十分投入,问道。 楚孑:“对,这里显示您家祖先是云贵地区的回民。” “哦,不过我们现在都从汉族了,”明村长叹了口气,“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对不住祖宗啊。” “爸,您别说这些啊。”民家大哥劝道。 “唉,我这几天反反复复地做梦,”明村长低着头,“我总觉得,到了地底下,咱们明家的长辈祖辈都饶不了我,谁让我……我把咱们民族都改了啊……” 明村长显然是想说别的事,但这句话只能说到这个程度。 说完,明村长也意识到了什么,痛苦的捂住了自己的脸。 “您放心,明村长,您这样不算是数典忘祖,”楚孑只能劝道,“您知道您这一支的‘明’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吗?” 明村长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