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95节 (第7/9页)
才有资格在族谱上立传。 珍卿父母悔婚私奔虽不名誉,但珍卿孝敬亲长,恤助乡邻,诗画文章,少年成名,按照旧道德和新道德的标准,都是让人无可指摘的风云人物——当然,珍卿小时候的顽劣作派,大家都选择性地遗忘了。 树此才德兼备的才女典范,对弘扬睢县杜氏耕读传家的理念,扩大杜氏的声誉和影响,甚至对杜氏子弟的婚娶,通通有看得见的好处。所以,老古董们把她加入族谱并立传,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然而珍卿知道,她的身世是最麻烦的,若她确凿是杜氏族人,在族谱中立传未必不可。然而,若被别有用心者揭破身世,光宗耀祖之人不但令宗族蒙羞,她生母云慧死了也不安宁。 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珍卿是女子进化成功的典范。在保守与进步混沌共生的乡镇,她是让人津津乐道的新鲜谈资。所以关于她上族谱的小事,据杜太爷在信中言之凿凿,近县的乡望尊亲皆在关注,连市县的报纸都在追踪报道。 但珍卿思来想去,还是决意回绝如此殊荣。虽然她心知肚明,杜氏的族老族人不知她身世,说不定以为她在拿乔作态,多半还会把她放进族谱,给杜氏做一个活招牌。但她必须有极力推拒的姿态,将来出什么事也好说话。具体怎么cao作就看杜太爷的。 看完杜太爷的信看杜教授的。 杜教授第一件事先问珍卿,她那些韵译的诗译了多少,明年够不够出个诗集给大家看看。珍卿提开水冲了杯花茶,摸着脑袋仔细回想一番,这一年半在美利坚,一有兴致就韵译古诗词,译诗也攒了五六十首了。不过,她兴之所至想译什么译什么,不是按照唐诗宋词的分类译,也没按照主题和作者译,不经编辑整理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