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65节 (第6/13页)
达,院里的路也要弄成夯硬的,下过雨也能叫她随便溜达…… 还有那年处置粮店林掌柜,她表叔帮存到洋人银行的首饰,也得找人都给取出来。那些多半是珍卿她奶的陪嫁,搁了几十年样子不能看了,金银首饰要找人镕了做新样式,玉料贵木料还有珍珠啥的,也要找人改成新样式。这是首饰一项,亲戚们也要添加一些…… 至于那些大件笨重的家具,杜太爷也早就在预备着。从珍卿跟那浩云订了婚,他就到处搜罗红木黄木大料。老家新房的床柜箱笼肯定用得少,都是黄木为主红木为辅,海宁城里得用最上等的红木…… 嫁妆该预备的都要预备好,过了农历的二月以后,叫老家一众亲戚朋友兵分两路,一路往睢县珍卿住过的院房,送上衣食住行一应陪嫁东西,一切准备妥当直等他们成亲吉日,一对新人虽然不在那里,县里和杜家庄也要连放三天八万响的高升炮,连放三天蔡家巷造的流星炮。 另一路人就要送嫁妆奔海宁来,送海宁的嫁妆比县里的实在,除了常规吃喝拉撒、起居出行的东西,还有金银珠玉、绫罗绸缎、人参皮货、笔墨纸砚、锡器绣品等等。嫁妆到海宁下了火车,要雇上二十辆洋轿车、四十辆人力车并五十辆有斗的榻车,把嫁妆一路大张旗鼓地送到楚州路,也要用十挂,不,要用二十挂八万响的高升炮开道,一路闹出动静把嫁妆拉到新房子来……对了,如果路径方便天气也好,得让送嫁妆的从那姓乔的门前过…… 正在啃苹果的珍卿,目瞪口呆地看着杜太爷。这老头儿怕不是个玉皇大帝,他孙女难不成是七仙女,或者她可能是东海龙宫的公主,运嫁妆丁零当啷那么多车,找她东海龙宫里的虾兵蟹将来拉车吗?就是一男一女结个婚嘛,整得比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