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08节 (第8/13页)
足, 一面也恐扰了珍卿的生活节奏,又跟本镇文化名片巴克尔先生有交情,并非任何人家来请他都答允, 十次邀约了不得答应一两次, 也显得他们小两口矜持清高些。这样的社交频率珍卿觉得尚好。而且她若不想去三哥就独自去, 他本无意叫她太劳累,只是迫切地想做事以排遣郁闷罢了。
三哥愿意多体谅珍卿, 珍卿何尝不心疼三哥?不管三哥如何费力隐藏, 她总能感到他的沉郁失意,离国避祸或许真是不得已之举。珍卿为他们的团聚高兴, 也为三哥的无奈避走他乡黯然。其实, 社交若真能释去他心头阴霾, 珍卿也愿意多多配合他。可是依珍卿的暗中观察, 三哥未因社交顺遂多么振奋, 反而有些百无聊赖的意思。珍卿劝三哥不妨暂时放开心怀, 把国内解不开的乱麻先丢开,抱着船到桥头的心态先窝冬。
在此的社交应酬看似热闹,但多数邀请他们是婉拒的,还是一块待在住处的时候多。三哥担负采购教学物资之事,他因校舍还未建成也不大急,说明春开始筹措也不妨事。
珍卿一有闲暇就写《东洋人的民族性格》,三哥除了帮她审读校对,查看是否有常识文法错误,余外并没有别的要紧事情,日常订了数份中英文报纸看。珍卿翻稿件箱时灵机一动,她数年间积累了不少韵译的诗词,一直无空作出版前的整理校对,杜教授这些年多次写信催她,到底何时能出版她的韵译诗集。
中国诗词绝对可以清心,还有她韵译的英、法版本,绝对能让三哥耳目一新,转移焦虑。珍卿就给三哥派了这项任务,特意娇娇啻啻地跟他说:“到时候韵译诗集出版,作者就是我,而编校是三哥,夫妻共同完成一本书,促成一件可能的盛事,岂不比每天卿卿我我浪漫?!不比与一班半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