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89节 (第3/12页)
这受了西方透视法、明暗法的影响,也有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影响。这又是什么值得嘲笑贬低的事?中西文化一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不是吗?西方的现代派美术,不也在借鉴其他文化吗?立体主义的灵感从哪来?显然受了非洲雕塑的影响……” 费特朗博士带头为珍卿欢呼,很多中国人包括非西方人也拍手叫好。美术系主任布莱逊笑眯眯地,跟听得连连点头的钱寿诒教授说:“钱,你们中国有句话叫,叫‘后生可畏’,是不是?若不是见到杜小姐,我总以为中国的女孩子,和旧时候没什么差别呢!她对风靡世界的现代派,竟似乎很不以为然,真是难以置信!有独特的创见就不易,而敢于逻辑地表述出来,就是另一种水平了。”布莱逊教授并非完全赞成珍卿,但在他的观念中,艺术上敢于与众不同就是可贵的品质。 钱寿诒教授和其他中国师长,自然也当成是对他们的恭维,毕竟珍卿既是同胞又是晚辈。有一个教中国历史的梁教授,说中国二十年前就办女子学校,从杜小姐的学识和胸襟,不就看出教育成果来了吗?他们又自然而然地,讲起了中国文化就容易出才女,说起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 珍卿在文学系树立微名后,在美术系也开始有知名度。不过外头人意见不统一,对她的观念有抬举也有踩踏,因为她在文学上赞颂中国的古典文化,在美术上也似贬抑现代推崇古典,像乔治·周就公然在一场社交场合,将珍卿称为“文化上的□□”,还有不学无术的人,干脆将珍卿定义为“遗少”,很有点不屑同流合污的意思。 珍卿当然不在乎他们,他们无论在文学上还是美术上,既没有系统的理论创新,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不过是空口放炮的混子而已。 作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