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18节 (第3/12页)
国古典诗歌有她自己的严密体系,有她引以为傲的审美标准,他们竟然一直对她视而不见,多少是中国人口中的井底之蛙了。 在瑞士延宕了四五天,全在珍卿他们的计划外。但是,珍卿与本洲学界人士的美好邂逅,既让她传播了她理解中的中华文化,也有幸聆听了学界高士的学术讨论,可谓是中西学术交流的一场佳话。 当学术演讲会场能看到中国面孔,珍卿在瑞士的消息已经传开,到她旅店的中国访客络绎不绝,珍卿和三哥、四姐每日忙着待客,尤其珍卿跟青年们谈得恳切,谈珍卿自己和其他爱国学者的作品,谈中国的历史文化、兴衰更替,谈中国的希望正在于每一个青年人…… 珍卿虽不习惯跟人熬夜谈话,但看到爱国青年的赤子之心,她谈到激动悲愤时也会潸然泪落,以至客人走后夜深了她还睡不着。 有人见到经年的偶像,高兴得快要发疯了,也有人恼火得快要发疯了。 店主人说拜访珍卿的人多车多,不但扰乱这条街上的治安,而且妨碍他正常做生意。店主人过来投诉一番,珍卿正好跟访客们说,按她的日程早该离开的,旅馆的人现时又在赶客,她马上就要离开瑞士回去了。珍卿三人真的说走就走,第二天凌晨早起离开了瑞士。 听说,近国的留学生和华侨、华人听闻她在瑞士,专意抛开杂务欲赶来亲见一面,到瑞士早不见她的踪迹。还有欧洲的华人报纸唏嘘感慨,说易先生当真是萍踪侠影,来来去去总叫人把握不定,欲要亲见其人尊颜,除了自己留意在意,非得老天爷玉成不可。 珍卿本来说还要游一游意大利,中间出了这一场插曲,多耽误了五六日的功夫,珍卿也免不了游兴大减。三哥、四姐都说意大利夏天太臭,不是游览它的好季节,不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