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的歌_第二章 人是最簡單亦是最復雜的生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人是最簡單亦是最復雜的生物 (第3/22页)

看起來並不難,但他需要啟動資金。

    張三只能管身邊這位看著他長大的老人借錢。

    在奶奶的記憶裏,張三一共找她借過三次錢。

    第一回是三千塊錢,買了臺二手電腦,孫子要學什麽網絡店鋪刷單。

    第二回是三萬塊錢,孫子要去什麽財富創業平臺,還說什麽要收小弟。

    第三回是十萬塊錢(其實張三又貸款貸了二十萬),孫子要做成人玩具。

    她不懂這些新時代的玩意兒,但每次她都把現金拿裁好的紙條纏好,細心的抹上膠水,一疊一疊的放進手提包裏,佝僂著拎給張三,叮囑道:

    三兒啊,都在這兒呢,可別丟了啊!別的她什麽也不過問,攢了一輩子錢,她也不需要張三有多節省,三兒的性格她是知道的。她只看到眼前這孩子那喜悅的、意氣風發的樣子讓她覺得安心,因為她最希望張三能平平安安,幸福的過好這一輩子。

    大學生時代的張三與現在格格不入,他做這些偏門的出發點都是能來錢,來錢快,賺錢的目的也是為了別人,能讓老太太說話更硬氣,不再只誇耀他那大學生的身份,而是跟街坊四鄰說:我們三兒現在有錢了,俺們都不用穿打補丁的衣服嘍!

    但很明顯張三忽略了兩個很嚴重的問題。其一,張三是個老實人,他做不了撈偏門的行業,很容易被騙,這不,做一次被騙一次錢,做三次被騙三次。其二,盡管張三奶奶日子清貧,但這不代表她很需要錢,這點張三過了好幾年才意識到。老人家往往會在張三忘了打每周的慣例電話時擔心,但她只能靠在家裏的老藤椅上幹著急,不知道怎麽用餐桌上那個擺設智能手機打電話;她也曾天真的奢望,張三會不會經常回家,坐在小時候和自己一塊兒做手工的那張小板凳上,不用幫著打補丁,陪自己嘮嘮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