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不学礼,无以立 (第3/4页)
赵孟颒微微一愣后马上又沉回思索状,赵孟曦则转着眼珠子露出一丝嘲笑,赵鹤云脸上却是赞赏,似乎有些佩服忠王的洒脱。 而赵孟关却是一脸凝重,他前不久才领教过忠王的手段,可不敢再轻视,不由更加紧张的考虑答案,万万不想再输一次。 谢方叔无心再劝,便示意小黄门上前将卷子收来交到他手上,漫不经心展开一看,神色立刻就起了变化,下意识再次向忠王看去,眼中颇有几分刮目相看的意思。 发现谢方叔异样的其他人,特别是另外几位考官,心中都好奇起来,非常想知道忠王写的是什么,但谢方叔却把卷子折了回去,并且压在手掌下,暂时不想给别人看。 殿中,四人已经开始闷头答题,认真的态度不下于考科举的士子,于是游手好闲的赵孟启显得特别另类了起来。 最后也就赵鹤云比较早地放下了毛笔,另外三个却争分夺秒,在卷纸上写满了蝇头小楷,看那架势,若是时间允许,还能再写几万字。 一刻钟到了,四张卷子一起收了上去,经过几位考官过目之后,便交由几名翰林侍读侍讲当众宣读。 “赵鹤云卷,答曰,向尊长恳切请罪后,借棺木生火救人,理由为,效仿‘嫂溺叔援’,劈棺虽然无礼,但为救人只好行权宜之计,……” 后面巴拉巴拉五百多字,引经据典解释自己做法的合理性,核心就是亚圣孟子都说过允许视实际情况而变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