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分兵取证 (第5/7页)
哪怕全国减免的今年也要交;这批赋税明显要被贪官污吏如数吃掉,咱们可是挖到大蛀虫了啊!要不要立即向公子汇报?” “还不是时候!”李大亮心中也是十分激动,不过他考虑问题远比朱粲全面,他说道:“这四个村子都是上邽县,如果调查下来,元善完全可以将责任推卸给了州治佐官、县官,自然却能置身事外,哪怕朝廷问责下来,顶多也只是渎职之罪,所以我们还要等到另外五个县的消息。” 朱粲不解的说道:“上邽县就是秦州州治所在,这是发生在元善眼皮底下之事,难道我们收集到的信息还不能弄死他?” “如果元善小户人家出身,确实是足够了,但他不但是关陇贵族中的元家子弟,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元派。”李大亮目光之中闪过一抹冷厉之色,沉声道:“仅凭我们这一点罪证,这个庞大群体,完全有办法可以帮元善开脱,顶多挪个地方,或许沉寂几年,之后又通过人脉关系上来,到那时,元善必将是公子一大强敌。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搜罗更多让他下地狱的罪证。” 在几千年来形成的重集体、轻个人的政治背景下,哪怕再了不起的人物、哪怕这个人权倾一时,也早晚要被恶狠一般的群集啃成一具白骨,如果以为自己抱紧皇帝大腿就能无敌于天下,那么早晚要玩完。 李大亮的父亲李充就是这典型的例子,李充以前带兵在河北、马邑击溃突厥军,又多次跟随卫昭王杨爽北伐突厥,重挫沙钵略可汗,位至上柱国、朔州总管,册封武阳郡公,他在朔州坐镇期间,突厥不敢靠近并州百里;可是当杨爽病逝以后,李充也失去了最强大的靠山,立即有人诬陷他谋反,李充返京自辩未果,惨遭罢免,最终在忧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