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417章:杨素壮心不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7章:杨素壮心不已 (第6/9页)

之,杨广对杨广的奏疏,竟然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后世女人等“情郎情书”的期待之感。

    最近,杨集根据凉州实情,以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眼光,狠狠地抨击了庸官、不作为官员,阐述了两者对大隋危害,最后提出了“刷新吏治、优胜劣汰、庸下能上”观点。

    他认为这种尸位素餐的官员,不仅无法造福百姓,反而成为朝廷巨大的负担,同时也占据了有限的职务。既然他们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就应该给真正想做事、能做事的官员让路。

    杨集这种观点,本就是杨广心底隐隐成型的新政策略。而杨集在凉州取得的巨大的成果,不仅佐证了杨广的决策,也给予了他施政信心。

    杨广看了看这份“奏疏”,发现杨集又跑题了,把“刷新吏治、优胜劣汰、庸下能上”的观点,运用到了军队之上,然后提出了一个让杨广十分心动的观点——那就是让京兵和军府主将去战场之上历练一番:死了的,那就是无能,死了活该;活下来的,那才是大隋军队需要的精华。

    如果有人畏战、怯战,直接罢免即可。

    军人,怎能畏战、怯战?

    畏战、怯战,又有什么资格当军人、当将军?

    在这个前提之下,杨集又提出了成立军官学校的的设想:

    军官学校的祭酒由皇帝担任;学生则是由最优秀最出色的底层将官、将士组成。这些将官一旦进入了军校,那便是皇帝的学生。

    当他们成了天子门生,皇帝便可以用师生名义、情份,将这些将官掌控住,然后再由这些天子门生掌控军队。

    杨广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