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4章:将计就计、借刀杀人 (第7/9页)
疑;哪怕是比他聪明的亲生儿子出来反对,他也不认。” “谢大王教诲!”赵弘安点了点头。 “说起来,赵公和先父是忘年之交;若无赵公当初的悉心教导、悉心帮助,先父也许是一个能武却不通政的武夫。如今他们都不在了,这份情谊该由咱们这些晚辈延续下去。”杨集看了赵弘安一眼,故做不知的说道:“你弟弟赵弘智,现在在何处?” 赵弘安闻言大喜,他听出了杨集准备提携他们兄弟的意思,连忙拱手道:“回禀大王,二弟在御史台供职。” “若他愿意的话,就让他辞了御史台之职;届时,我安排他去凉州任职。” “喏!”赵弘安喜不自胜的应了一声,赵家祖籍秦州(天水),北魏时期迁去洛阳定居,自此与天水赵氏断了往来;他的祖父赵肃是元氏皇朝的嫡系,因此到了北周时期,便被罢官为民了。而他父亲赵轨出身于微末之间,起家蔡王宇文兑记室,到了大隋之时,最高也只是当到州刺史。 当他作古后,赵氏便没落了。他们兄弟虽然有能力,可是由于没有一个后台,想要靠能力升迁的话,几乎是难如登天。 而今,位高权重的杨集不仅把父亲提升到卫昭王“师父”的高度,还用再续情谊的方式来释放善意,保证了他们的面子,这让赵弘安异常激动、感动。 杨集道:“未免桥山贼有再起机会,此战必须一网打尽;你回营后,多寻些勇悍的‘老弱’。” 二人商议完毕,便回了军营,拣选精兵。 。。。。。。 午后,新平豆卢府。 豆卢宽正和幕僚商议对策之际,亲兵统领豆卢震便跑来说了杨集上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