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9章 风绍的文化理论 (第4/5页)
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胡服骑射’?” 戴芷馨摇头。 风绍便解释道:“早期的华夏服饰,都是宽袍大袖,无论平民还是贵族,皆是如此。此类衣服庄严肃穆,但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不适宜于骑马。因此华夏早期的兵种里,骑兵很少,用途也不大。士兵们都是站在由战马拉拽的战车里进行战斗的,因此在那个年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战车数量就成了一个重要指标。” 戴芷馨一头雾水:“怎么突然把话题扯得这么远?” 风绍笑道:“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早期的服装改革,就是为战争服务的。战国时期,赵国一开始实力弱小,又因为地处北方,时常被游牧民族袭掠,一度沦落至亡国边缘。后来赵武灵王继位,他认为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进行军队改革。于是他就把目光,放在了胡人的身上。” 戴芷馨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风绍继续说道:“赵武灵王发现胡人的骑兵很厉害,比战车强得多,便想要效仿胡人,建立真正的骑兵。而要想建立骑兵,就必须改变赵国人的穿衣习惯。于是他便大力改革,让赵国人穿胡人的衣服,也就是胡服。一开始,改革的阻力很大,赵武灵王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赵武灵王是一个实用至上主义者,他率先穿上了胡服,作为表率。胡服骑射,由此而来。” 戴芷馨听得入了神,继续追问:“那后来呢?” 风绍耸了耸肩:“后来么,就是赵武灵王在改革之后,建立起了一支真正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