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52、必固与之(上) (第4/5页)
悦瑄劝道:“主君不必亲自领兵攻打巴都城,我在前方攻城,主君在野凉城中镇守便是。” 相穷摇头道:“若是这样,我何必不在国都中坐镇、却亲率大军前来呢?巴都城我将亲自攻克,大将军则在野凉城中接应。占据彭山与丈人山隘口之后,我们便进可攻、退可守,就算没有攻下巴都城、亦无大损。” 相穷和悦瑄制定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先将后备军阵调到前线,攻击前方的关防。这样既可使精锐军阵得到休整、锻炼后备军阵的作战能力、同时也是消耗敌方的防守力量。等将对方的战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换上精锐军阵一举破关。 难道攻下了这一座巴都城,便能征服整个巴室国吗?其实相穷这个战略没错,因为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指挥中心、也是统治机构的中枢所在,一旦被攻占,往往能使整个国家陷入瘫痪状态。在没有统一组织与指挥的情况下,各城廓也只能各自为战。 这种情况就像攻城。如果城廓被破,辖境内各村寨民众都失去了庇护之所。城廓守备军阵被解除武装后,面对正规军阵时也就与普通平民差不多。缺乏统一组织与指挥的各村寨民众,则更无反抗之力。 并不是每个村寨,都能像白溪村当初那样被灵宝组织起来作战。而就算是灵宝,顶多也只能组织村民防守村寨,对真正的大军造成不了威胁,更何况已失去了城廓和国家为后盾,不可能独力坚持。 所以相穷只要攻占了巴都城,便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南境还有郑室国的大军牵制,少务便非接受败局不可。相穷的作战计划,配合他事先探明的情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可是少务的作战计划,恐怕是相穷做梦都想不到的。巴室国大军从远离龙马城的东线直插相室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