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户_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16节 (第5/11页)

都敢招惹,有道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看他们夫妻俩谁先被收拾罢了。

    而赵军如今要做的, 还是挣钱养家。

    过了饥荒年,到全面开展计划生育这中间近二十年时间里,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仅仅阳湖县县城就有七万户居民, 而周边农村户口是城镇户口人数的五六倍,整个阳湖县有一百一十多万人。

    这些年农村分田到户分, 城镇大力发展经济, 九成九的人相比十年前,日子明显好过起来,阳湖县坐落在鱼米之乡, 加上这两年风调雨顺,几乎很少见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现象。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手上一旦有余钱了,首先想要满足的肯定是口腹之欲,再有条件的就是买些布料做身保暖的棉衣。

    临近过年,田地中也没有活,所以进城赶集办年货的那叫一个人山人海,而整条街上rou香四溢的饭店对人们的吸引力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哪怕不是饭点哪怕各色卤味定价相对而言比较昂贵店里也几乎座无虚席。

    客人多准备的食材自然就得跟着翻翻,姚晴天这些天几乎从早到晚泡在那个大厨房里,每天对账都得等到夜深人静,今日既然打算住在县城薛青松家中不回养殖场,姚晴天就想着抽空提前把店里的账目对一下。

    至于镇上老店以及养殖场的账,前者成系统比较稳定,后者建立厂房招了工人后有专门管收支的人汇总好,都比较省事。

    有道是熟能生巧,赵军和姚晴天做了这么久的生意,账目查对起来越发熟练了。

    姚晴天盘着简单大方的发髻,在热闹嘈杂的店铺中,脸面柔和静雅,一手翻着账本,一手拨着算盘,素手翻飞,着实是赏心悦目。

    赵军看了一会,不由有些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