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5/6页)
,其余人根本无法利用箭雨阻拦谢墨等人的前进。 尽管有将士被河水冲走,但甲队还是以一个较低的伤亡率, 成功到达对岸, 开始架设铁索桥。 北秦哨兵见此情状, 立刻吹动号角,集结军队迎敌。 对于许多北秦士兵而言, 猝不及防的突袭, 原已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 更何况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战斗。 黑夜与大雨遮挡了视线,他们根本不清楚来了多少敌人,只知道身边不断有人倒下。 作为一支不远千里南征的外族军队,他们实在不习惯江淮间这样的大雨。 郗归曾命令北府军,在平日的演练中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战场, 也曾模拟过夜间抢渡的场景。 平时的训练终于在真正的战争中派上了用场, 将士们虽说打得艰难,但却依旧占据上风。 反观北秦军队, 很快就呈现出了颓势。 当越来越多的将士成功渡河,北秦人开始仓惶地向西边逃去。 暴雨渐渐停歇,天色也开始转明。 这本非适合行路的天气,可求生的本能还是驱使着他们狂奔。 谢墨留下一半人手收拾战场,守卫洛涧,阻止北秦人继续由淮北经洛涧入扬州,自己则带着另一半将士追击北秦军队。 北秦人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们气喘吁吁地跑了许久,可迎面而来的,却不是自家的友军,而是察觉动静后,自峡山口东进灭敌的何冲所部。 东西夹击之下,这支原本拒守洛涧的军队,很快便全军覆没,步了寿春与峡山的后尘。 这三战,共剿灭北秦军队七万余人。 另有不少士卒自寿春西城门外仓惶而逃,逃亡过程中,又因踩踏、火并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