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节 (第2/7页)
才能平稳地完成这次权力交接。 毕竟,那可是“拒胡族于淮汉,息斯民于江左”的郗照啊。 除了他的儿子,还有谁能接过他的荣耀和重任? 然而,即使是他的儿子,也并不能完全接过他肩上的荣耀和重任。 郗声自从出任徐州刺史,可谓兢兢业业,案牍劳形。 可他毕竟不是郗照那样的流民帅,没有如其父一般在江北抗胡、在江南平叛、于危局之中大誓三军的经历和魄力。 京口在他的治理下,逐渐变成了一个平静、祥和的城镇,城中的百姓逐渐褪去了南渡的惊惶,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郗声也因此获得了几乎全京口的爱戴,城中百姓,就连儿郎打架斗殴这样的事,都喜欢找郗声主持公道,然后与他一道喝一顿酒,乐上一乐。 然而,那些渴望建功立业的武将后人,终究还存着光宗耀祖的念头,他们无比盼望着驰骋沙场的机会。 而那些不得不驰骋沙场的人,也并没有忘记他们的存在。 桓阳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份勋绩的大司马,桓阳早就看到了北府旧部的价值。 更何况,京口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占据了京口,便如同扼制住了建康门户。 是以,桓阳曾多次表示“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想要染指京口。 那时郗声正任平北将军、都督徐兖青幽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于京口。 桓阳靠着郗岑,在第三次北伐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