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第2/3页)
这事儿,不甘心的学子当然会闹,但是还没闹出来什么水花,就被压进大牢,随便按上个罪名,再以严刑屈打成招,最后的结局往往凄惨无比。 所以有这样的前车之鉴,通过殿试的学子只有一条路可走,即便有人良心难安,也不敢做出什么动作,因为他们清楚这些人的能量太大了,他们只是以卵击石,北齐的科举已经烂透了! 这样的动静都是在暗地里进行,朝中不是没人起疑,但这些人往往还没有行动,就已经被调任到其他地方。 这个东西存在太久,盘根接错,形成一个庞然大物。 齐惠王在任的时候还没现在这般严重,但当时也不是他想动就动的,因为那样会让这些人破釜沉舟,动荡起来的代价太大。 只是没想到这个问题一直被拖到现在,齐煜在了解到现在科举内部的大致情况后,就清楚只有将他们连根拔起,才能根除,徐徐图之只会酿成更大的祸患。 他敢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有喻白这个‘靠山’,这位年轻的帝王非常清楚,端王一系就是老师留给自己最后的作业,他只要能够铲除掉齐和昶一派,什么后果在喻白手中都是可控的。 有一点齐煜不知道的是,在殿试尚未开始的时候,齐和昶就有传信给陈成和等人,让他们小心这次,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虽然齐和昶那边还在为秦家的事情恼火,但科举此事事关重大,他还是抽出来精力写信提醒他们。 陈成和表面上答应的很顺嘴,但实际行动并没有改变,他们太清楚自己建立的这个体系,就如同铁桶一般。 还有不少人觉得端王的担心是多余的,觉得近些年端王是越来越没有斗志了。 当然更多的是他们舍不得到手的那么多金钱,三年一次的科举能够让他们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