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从《如梦令》推开的物理大门 (第5/6页)
岐伯说,天地是浮在其中的空间。 不过可惜的是。 由于各种原因,古代华夏并没有将地圆说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各个朝代只是零散的存在一些支持者,直到明朝时期才会开始真正改善。 当然了。 眼下的1100年在时间线上和明朝相隔不算太远(相较于汉唐来说),因此地圆说的支持者倒也不算特别罕见,更算不上异端。 而老苏所说的张载,便是宋代最有名的一位地圆说学者。 张载在自己最为重要的作品《正蒙》曾经说过几句话: “地纯阴凝聚在中,天浮阳运旋于外,此天地之常体也。” “恒星不动,纯系乎天,与浮阳运旋而不穷者也。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者也”。 “地在气中,虽顺天左旋,其所系星辰随之。” 当然了。 其中第二句的恒星指的并不是恒星,而是固定的星体。 除此以外。 张载也认为物体会下落,是因为‘物皆有磁’: 大地下方的某个深处存在有一片空间,其中的土壤具有特殊的磁力,所以才会吸引着物体下落。 而人没有被完全吸进地心,则是因为被表层土壤挡住了。 所以他告诫后人不能把地面挖太深,以免把表层的土壤挖光,导致所有人都被吸进地底。 实话实说。 以后世的目光来看,张载的论点其实有挺多错误的。 比如吸引物体下落的并不是磁力,又比如我们脚下的‘表层’极深,足足多达六千多公里。 哪怕是后世毛熊的科拉超深钻,也才挖到了地底12262米处。 如果假设地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