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2/4页)
大臣们听见我的话,吓的大气都不敢喘,我心里好笑,也懒得追究他们的小小过失:“秘书监到是做什么的,之后你们亲自了解一番不就知道了吗?李勉留下,还有张丞相,各部尚书,中书令,门下侍中,朕有事同你们商量,退朝吧。” 陈福一声退朝,大部分官员行礼后麻溜的走了,一些与留下的几位肱骨之臣关系好的也只是脚步踌躇了一点,最终只剩包括李勉在内的示意个人。 六个尚书,两个门下侍中,一个中书令,这些都是三省六部的头头脑脑,加上群臣之首的丞相,和问题的当事人李勉,看着她们即期盼又忐忑的眼神,我一摆手:“行了,都跟朕去勤政阁吧。” 秘书这个辞作为现代人并不陌生,而这个岗位更是历史悠久。中国很早的时候就有秘书这类官职,像“史官”、“御史大夫”、“尚书”、“长史”、“主簿”这样的职位,就承担了相当部分的秘书工作,这样的官职在大殷自然也有。 但既然有类似官职,我又为什么要重复设置呢?很简单因为我要搞事情啊。 在现代社会是与领导伴生的岗位,好比红花旁的绿叶,密不可分。而古时候政府机构的秘书与现代社会的秘书最大的不同在于,组织结构的不同。古时候的秘书,只属于各部门本身,而现代社会的秘书,自己就是一个部门。 想想吧,我要求专门成立一个秘书监,那监内的官员们哪里来?无论从那个角度烤炉,都应该是从各部抽调本来就做着相关工作的人员,毕竟已经有了工经验。然后结果就很明显了。从相对稳定的结构中抽取出一部分,去搭建另一个结构,必然使得旧有的结构发生改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