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韩琦求战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韩琦求战篇 (第7/7页)

之险城如镇戎军来消耗西夏军的锐气,同时自己身处最前线,来鼓舞本方斗志,再安排任福等全部机动力量游走在战场边缘,在外线等待机会。从开始就为最后的胜利一击隐藏了实力。但很可惜,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完美…韩琦忽略的是任福的性格与勇气…

    任福率几千骑兵,以桑怿为前锋,11日,他到达了怀远寨,就在这里,他得知了一最新战报:附近东南方的张家堡正发生激战,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刘肃与西夏人遇上了。这一消息就此成了这场大战整个胜负的转折点。任福做出了一勇将的选择,他想都没想就率军冲了上去,把韩琦的军令扔到了脑后“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如你不听命令,没按我事先安排的方式去作战,就算胜利了,我也砍你的头!

    张家堡激战,任福所部是大宋精锐,毫无悬念的获胜,西夏人扔下几百具尸体,无数牛马骆驼开始逃命,任福下令追击!

    这又是个勇敢的决定,他们居然一口气追逐了3天。三天之后,人困马乏,口粮也早已吃完。所有史书写到这,都要嘲笑任福的好胜及短视。追击也是战斗,连口粮都成问题,难道还想打胜仗吗?但有两个问题他们可能忽略了:

    第一,之所以一直追下去,是因这股西夏逃兵的逃跑方向与韩琦原定的游走路线暗合。任福是既追击又赶路,方向都是羊牧隆城,反正都要走,为何不杀敌?

    第二,这一路就像韩琦所安排的那样,每隔40多里路就有军寨接应。军粮本不成问题。之所以会饿肚子,那是杀敌心切,没顾上吃!(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