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趁火打劫篇 (第5/7页)
这封信在1月5日发出。开封城内24日就知道了这一紧急事态,大家都心跳过速。太宗陛下当年都没法承受党项和契丹的联手压力,被迫向辽国求和。何况这时党项己强大到了这种地步,西北动荡。再加上北方开战,宋朝边防必将崩溃!之后就是开封以北所有土地的沦陷! 宋朝军备最强的只有一面一点。即边防线上的全面防御圈、开封城里庞大的禁军集团…这两者之间全都是真空地带。再联想到澶渊之盟后到现在,北方战线上从兵士到武器都处于休闲状态,这仗根本就用不着打。死定了! 那么问题出现:接受辽国人的要挟吗?给土地还是要战争?或再想深一层,辽国人在得不到土地的情况下,究竟有几分胆量是真要开战?就是说:讨价还价。还有没有可能? 面对危险,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某一个人的成色都显露了出来,只有这种时刻,才能百分百看清他们都是些怎样的人! 第一步,先选出宋朝的接伴使,要由这人去迎接辽国使者。相应的,以后所有出使、谈判工作,也要由这人负责…这人是谁呢?想了又想,吕夷简为国为民选出了位硬汉子。他私下里提醒赵祯:陛下,还记得当年您废后时,哪位臣子对您最凶狠,最不留情面吗? “嗯,范仲淹”“不!富弼”赵祯一下就想起来了,当年富弼曾写过奏折,把他说成一不敬父母、荒yin好色、陷害忠良的劣等皇帝,有碍于当时形势,才压下来不让它见天日。是啊!这臣子很有特点,至少是很有胆量。好!就派他去和契丹人打铁吧!27日,富弼被紧急任命为接伴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