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册立篇 (第6/7页)
点燃的蜀川起义火种被彻底扑灭… 7月28日,参知政事寇准罢为给事中,贬去邓州做地方官。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正月,太宗陛下亲自祭祀天地。按规矩,仪式结束,官员们就开始过节了。他们每人都会官升一级,外加大批物质奖励。这规矩是如此的美好,以至于被各级官员牢牢记住,在以后岁月里利滚利提高价码发扬光大。直到神宗陛下咬牙——因再也赏不起了。 但这时还没关系。且这一年赏赐的主持人就是寇准。春风得意的他搞定了皇帝,确立了百年难得一见的皇太子,于是意气风发,开始为所欲为… 赏罚要公平,这是最起码准则。可寇准就不。我喜欢谁,谁就升高官。我烦谁,谁就去倒霉。结果寇准厌恶的冯拯原来的官比寇准喜欢的彭惟节大,结果升赏后反而比彭惟节小了。 这还不算。宋朝制度,官员们向皇帝上奏章,得按官职大小排列好。你总不能让下级的报告压在领导前面吧?这时问题出现。由于彭惟节一直都比冯拯官小,理奏折的人惯性发作,还是把冯拯的放在上面。就这样的小事,寇准居然动用参知政事的副宰相职权,以政事堂的堂贴命令,把彭惟节的奏章压在了冯拯上面,且把这事报告给了赵光义,说冯拯太没规矩。 结果冯拯被叫来痛骂一顿,但也没再深究。可冯拯都快被气昏过去了。他冤! 有冤报冤,他把寇准公报私仇的事上报。且连锁反应,寇准升官这么快,早就有人眼红了。康戬跳了出来——陛下,寇准己是权倾朝野,没人敢管了。吕端、张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