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 (第2/4页)
沉重的泰和帝都亲自来给将士们送行。 旌旗招展,鼓声震天,三千铁甲枪林在阳光下散发着不可逼视的寒光,柏岳站在高台之下,白马,银甲,端的是少年英雄,国士无双。 他端起递过来的赐酒,目光不由得就往上方观礼台那片着红色礼服的官员那里飘,只是隔得太远,影影绰绰的,看不真切。 “今有鞑靼犯边,侵我国土,扰我边民,夺我财物,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臣柏岳,誓讨之,定守我边疆安稳,扬我大燕国威。” 白袍的少年将军语声铿锵,听得周围百姓人人赞好。一片鼓声,礼乐声中,不知从哪里开始,有人唱起那首古老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最开始只有零零星星的声音,然而越来越多人跟上了这曲调,如同万条涓流汇成江海一般,这歌声越发的澎湃盛大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声音从皇城下随着军队的行进,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蔓延到城门口,书生、商贩、老人、孩子……无数人停下手中的活计,放声高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短短几句而已,唱完一遍,再来一遍。 唱,唱出来,把这首唱下去,无数人的心中只有这个想法。 他们等的太久了。 三百年前□□皇帝高喊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举义军北伐,一扫中原异族肆虐。 之后太宗皇帝更是御驾亲征,定国朝基业,逐鞑靼人于千里之外,几十年不敢犯边。 只可惜,之后百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