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63节 (第5/8页)
二十七支一盒的大包装,一个人就得喝三盒。哪怕是三口之家,也得买九盒回去。可谁没有父母?还能只给自己买,不给父母也安排上? 蜀光制药厂送到川省药材公司的三伏汤,隔天上午就卖空了。 面对着空空荡荡的货架,买药的人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多数人心里,越是买不到,越能说明这些药的效果好。 如果效果不好,怎么会被哄抢? 压力 给到了潘兵身上,潘兵一个电话就把压力转嫁到了徐如松身上。 徐如松这会儿已经开始后悔了。 如果他当初大胆一些,那蜀光制药厂不就能从三伏汤的利润中分一杯羹?那岂不是能更快地还完欠药材公司的外债? 可惜啊,蜀光制药厂生产不出后悔药来。 有些蓉城人相当机智,他们知道川省药材公司有很多分店,大家平时都同气连枝的,有什么要都会分着卖。既然在蓉城买不到,那就去绵市,绵士买不到就去南崇…… 托关系打听了许多市,结果答复都一样——柜台是设立好了,可三伏汤根本没从蓉城发出来,柜台上只有肠毒清和痔疮膏那几种。 一撮机智的人死心了,川省下面那些市、县的药材公司却心思活络了起来。 三伏汤都没送过来呢,本地就来人问了,这说明啥?说明三伏汤在蓉城那边火了啊! 各路电话都打到了潘兵的办公室,一开口就是谴责,“潘经理,当初你说这是新药,让兄弟们都给你分担一下压力,好好宣传一下,兄弟们单独的柜台开了,宣传也跟上了,怎么这药还不来啊!” 潘兵哑口无言,脑子一转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