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士可杀不可辱 (第4/5页)
的袖珍文光镜,悬于文稿之上。 这种袖珍宝镜与学塾的文光镜不同,一人就可以使用,每次可显一篇诗文的文光。 吴天赐信手一照。 纸张之上诗文如珠帘缓缓现于半空之中。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前面四句虽然写的是茶会的情景,但用词颇为香艳。 明明谢灵韵一身青衣儒服,端庄得体,在吴天赐笔下却如同卖艺的青楼女子一般。 这显然是吴天赐故意为之。 后面四句则更加过分。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明明面前只坐了谢灵韵一人,吴天赐在诗中却故意分出主婢两人。 奴婢捧茶,主人尝茶,看似别有情趣实藏暗讽之意。 最后两句,也是阴阳怪气的一把好手。 既可以理解为才女为吟诗句久坐,不觉月下妆楼。 也可以理解为写诗人的吴天赐为吟此诗久坐,在女子闺阁坐到月下妆楼。 全诗显完,文光乍起! 两尺七寸,文光白转淡红,诗成出县,接近闻郡。 随后五件文宝同时闪烁,文光再加一寸,两尺八寸! 霎那之间,满座皆惊。 文光三尺,就是诗成闻郡。 吴天赐也就距离闻郡区区两寸而已。 李浩然除非当场作出二尺九寸文光的诗文,甚至是闻郡诗才有胜算。 闻郡诗有多难做? 整个眉山学塾的秀才试,去掉李浩然这个异数,一首闻郡诗都没有! “噗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