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第1/3页)
“我没有那么肤浅。”李栖有点生气,撇下徐裴自己去逛。 艺术馆人不少,除了学生还有很多校外人士来参观,打卡拍照的人很多。 李栖到处看了看,每一样作品都很有趣,他看到一个两米高的海绵宝宝,作品名字叫《派大星我们一起去抓水母》。 在稍微靠里面一些的展位,有一个作品是用黏土复原出了从前的村庄,大片大片的麦田,穿插着小路,小路多半是泥路,一下雨就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坑。路是笔直的,地是平坦的,村口的路边有一户人家,紧挨着田地,前面种着高大的杨树,树荫遮盖一整条路。 李栖在这里停住脚,看了很久。 徐裴走到他身边,看了眼作品名,纸卡上写着《朝花夕拾》。 “我小时候家里就是这样的。”李栖道。 那时候的村庄还有很多人,年轻人也都在,夏天的时候放暑假,跟着大一点的孩子到处跑,一天能跑四五个庄子。老人们在傍晚时分坐在路边乘凉,闲话家长里短。路两边种着两排杨树,卖西瓜的就地支个摊。 这种景象,李栖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后来我们搬家,去了县城里,每年暑假我爸妈都给我报满补习班。今年过年的时候回老家祭祖,家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或者干脆在外地定居,一条街上都是颤颤巍巍的老人,庄子变得很安静。” 徐裴注视着李栖的侧脸,李栖的家乡,那是和东城截然不同的地方。 李栖对于世界的某种困惑就源与此,他有时候表现得与繁华都市有些格格不入,因为他心里有一个小村庄。 作品边站着作品的主人,是一个长发女生,她听到了李栖的话,很开心地表示这是她创作的灵感来源。 她送给李栖一套黏土捏的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