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尘_第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4/6页)


    画完饼,易书元伸手又拿了一个包子吃起来,包子本就没多买,一共三个,剩下的午饭就是自己带的窝窝头,看得易勇安连忙抓起最后一个。

    “唔好吃,对了大伯,您怎么在县衙里啊?”

    “找了份差事,能赚点银钱,我有手有脚,总不能让你们家养着吧?”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已经要往回赶了,易书元回头看看,那两差吏似乎也在远远望着他的方向。

    ……

    傍晚时分,易家厨房的在台边,灶炉内还有微弱火苗,饭桌就摆在这相对温暖的室内,一展油不时跳动一下火焰,作为室内的照明。

    “什么?兄长,你要去县衙当文吏,那离家多远啊!”

    易保康还惊愕着呢,桌下其妻一下踩了踩他的脚趾,笑着对易书元说道。

    “大伯找差事做是好事啊,对了大伯,县衙给你多少工钱?”

    长辈说话的时候,易勇安夫妇和孩子在一边默不作声地吃饭,但耳朵都在留意着的,此前易勇安也问过自己大伯,但他路上只是笑笑没多说。

    听到赵氏的话,易书元斟酌了一下并未完全如实说,折个五成将数字说了出来,毕竟主簿说他给的待遇绝对是争取到最高了。

    “按日书不低于两千言算,能得米一斗五,以市价计铜钱。”

    撰写县志当然不止抄录那么简单,得查旧补新,得归纳整理,得记录成册等等,但易书元就按桌上人能听懂的方式说。

    “一斗五升米啊!”“一斗五……”

    易保康的媳妇赵氏惊呼出声,这可是大白米啊,不是小米之类的东西,换算现在米价,怎么也得七八十文钱,这对于乡下农人已经不是小数目。

    农家有粮但钱不多,就算有人收粮,在乡下也不会使劲压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