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上乘功法(上) (第2/3页)
到太极轮回功的第九层气境,就必须使自己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当达到天人合一后,气源于自然,运于自然,根本无需任何功法,真气即会随心而动,随身而起,随时而发,超脱层数的束缚,超脱能力的限制。 然而,要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就需要学会吐纳养息,学会与天连为一体,达到身外无我,忘我于自然的境界,而这吐纳养息的功夫,自是青云一系所丢失的那部分功法了,直至今日,才重见天日。 吐纳养息法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武术所用到的吐纳养息法是截然不同,比如道禅子养息法,它讲究的是气的运用,《庄子·刻意》曾记载;“吹呵呼吸,吐故纳新。”就是说吐出浊气,呼入清气。《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服气疗病》曰:“凡行气以鼻内(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稲,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无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气,稲以解极。” 这话说的便是道禅子养息法,而此处驱魔三派的开山鼻祖地藏所写的吐纳养息法更是标新立异,别具一格,甚至与那本“太极轮回功”所要求的真气运行方法更是完全相反。 按照“太极轮回功”所述,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练功方法,第一层到第二层要先引气上升,第三层到第五层就刚好相反,要先引气下行,再逐渐上升,而第六层至第九层就更复杂了,要先上下同时引气,分散真气,再将上下二气于心脉互换,运遍全身。 若按吐纳养息法,就没有这般繁琐了,所谓吐纳,即呼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