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3 (第1/4页)
派,也是苟延残喘。 他当年能够在这场风波中保全,全是因为一篇‘继统不继嗣’的文章。这是他的老师杨成礼致仕前上的最后一道折子,是以他的名义上疏的。 永隆帝看了这道折子大喜,当时他还只是詹事,二日便被封为礼部侍郎兼任文渊阁大学士。 他知道老师的良心苦诣,顶住重重压力,在朝里站稳了脚跟。他与谢光对峙了这么多年,如今也该是给老师和清流派一个交代的时候了。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赵熙之和孟阶都是他看好的门生,二人的制艺学问都差不多,但心性却很不同。其实他更欣赏孟阶一些,但赵熙之跟在他手下四年了。 有些时候,他还是更偏向赵熙之一些。 谢光也是一个老狐狸,他见夏冕静而不发,也安静的什么都不做。 两人竟比以往每个时候都更和气,就连沈谦死谏的事情也都没了消息。 直到了四月二十三日,前线来报,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永隆帝连夜召了众臣进宫商议。 英国公唐照决定亲自出征,永隆帝很是高兴,命他佩了将军印,充总兵官,从山东往台州进发。 寇怀也在内。 大军走的时候,经过宛平。各家各户的人都去相送,宋琬站在阁楼上,能看到黑压压的军队。她回松竹堂的时候,看见外面突然多出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她存了疑,晚上用膳的时候,她便和孟阶说,“我怎么觉着外面院子里的护院突然多了一些?” 孟阶给她夹了一筷子的青菜,“快吃饭。” 宋琬见孟阶不想说,便不再问他。今天中午,陆芮派人给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