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临阵 (第2/8页)
军方位随时可以策应另外两山。 打仗打了多年,要还只是一个把总的水平,李养纯也不可能成为一营之主。 现在整个义军共有十三家七十二营,共尊闯王高迎祥为盟主。 家是在崇祯八年之后才定下来的称号,原先都是称为营。 最初王嘉胤称王建制,统领诸部,分封三十六营,进取山陕两省。 王嘉胤曾为边兵,后来因为欠饷逃亡归里。 崇祯元年因年荒乏食,率众起义于府谷。 所以最初营的编制也是按照明军的镇戍营兵制来制订,不过后来因为实际的情况不同,编制自然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现在“家”是最大的编制。 次于“家”的称为“营”。 “营”下又有“大营”“小营”之分。 “大营”的人数基本都在万人之上,精骑千人起底,李养纯就是大营的首领。 “小营”或千人或数千人不等,数百精骑为骨干,爬天王就是小营的首领。 “家”“营“之下有“总管”“管队”诸种名称。 不同的营下称呼又有不同,因为地域等原因,编制极为杂乱。 整个义军之中共有十三家。 分别是: 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老回回马守应。 革里眼贺一龙、改世王许可变、左金王贺锦。 过天星惠登相、射塌天李万庆、曹cao罗汝才。 混十万马进忠、横天王王子顺、顺天王贺国观、九条龙。 又有七十二营的编制,七十二营之中有独立于十三家外,也有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