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6 (第2/4页)
袁绍厌烦地摆了摆手:“罢了,人各有志,他愿往别处去,强行留他作甚?” 审配则意有所指道:“只是沮从事知我军战略计谋颇深,又是因怨而离……若只是归隐还乡还好,倘若任他投身别地,另侍他主,怕会成为祸胎,于主公不利。” 袁绍也觉得这话颇有道理。只是他虽听出审配暗谏的杀人灭口,却惯了以宽厚待下,到底狠不下心这么做。 蹙眉不语了半晌,便只吩咐下去:“派人跟上一程,要有异动,将他先看守住。待此间事了,再由他去从。” 袁绍之所以会半点疑心都未曾起过,就认定沮授是自行离去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这东汉末年,那些颇有名望的谋士因一言不合,志气相背而一怒之下另仕他主的做法比比皆是,且沮授近来郁郁寡欢,参政议事时也神魂不守,谏言时尽触霉头的表现,他也全都看在眼里,早有不满。 况且谁能想象得出,堂堂冀州从事、袁绍帐中监军、奋威将军,连在自己城内喝个小酒,也能被早有预谋者绑架到兖州去? 偏偏在众人眼里风光霁月的名士燕清,就能干出这种让人发指的缺德事儿。 且说燕清在险些错漏了鲁肃这个大才后,就积极派人于江东一带网罗人才,除了鼎鼎有名的二张,一些个后期在东吴大放异彩的高士精英,良才美玉,统统被他征辟了个遍。 这下就不得不感叹,有地利之便,又具名声实权后,再行起事来,比需他坑蒙拐骗,绞尽脑汁才哄来贾诩徐庶的艰难起家日子不知容易多少。 在无意间听赵云某回递信,对一名曰马忠的壮士多有赞誉,道其箭法高强,连他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