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万言书 (第4/6页)
。 众臣才听得一小段,便纷纷色变。 这一封,准确地说,这一卷谏书,开篇便直斥杨昊恃宠骄狂,藐视国法,用词极为犀利和严厉。 随着谢铭瑄的不断诵念,众臣的表情变得愈发精彩。 这卷谏书虽然是以昨日望江楼之事开篇,但是,谏书之中所包含的内容,却大大超出了群臣的预料,更远远超出了望江楼之事。 谏书以望江楼之事为引子,一路铺叙开来,涵盖了宁远之军、政、学、农、工、商等几乎所有方面,对宁远这些年来的施政方略几乎毫无遗漏地进行了全方位的抨击和批评。 这一大卷谏书,洋洋洒洒不下万言,谢铭瑄前前后后念了不下一个时辰,但群臣却丝毫未觉得乏味,反而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欲罢不能。 群臣之所以如此,首先自然与谏书本身的内容和笔锋有关。 这一卷谏书,不仅将宁远的施政方略给批得体无完肤,矛头更是直指杨昊这个始作俑者,通篇但凡提到杨昊,除了言道其恃宠骄狂之外,更直斥其为乱政小儿、祸国大贼。 在众臣看来,若是杨昊本人在此,怕是早就羞愧得开始在金銮殿的地上抠洞了。 群臣听得入神的另一个原因,则与谢铭瑄这个诵读人不无关系。 要说谢铭瑄这个左都御史,确确实实有好几把刷子。 仓促之下,于金銮殿上诵读这么长一篇万言书,谢铭瑄却丝毫未见任何仓促之感。 这一篇巨型谏书,抑扬顿挫,谢铭瑄读得是声情并茂。但见其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扼腕叹息。时而怒发冲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