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 (第1/4页)
比其他的好看许多。” 言语间两名小匠已抬着门匾进来,上头还别着“诗书礼乐”的题字纸,李牧上前揭起来细看,只见横列的大字旁还竖着一列小字,笔锋愈发遒劲漂亮,写道:“千山赠于建安十四年春”。 作者有话要说: 我。有。罪。。 前几日去某知名乡下玩儿,没有带电脑,还正遇客栈的网坏了,所以没更文。 今日起恢复更新。 第12章 卷十二 渡飞鸿 山阳书斋这名字是李牧自己起的。他爹去那年,正是书斋起头的日子,李牧从他爹手上接过尚未成型的书斋,左右想了想,还是决定好好地起个名号,自此用心经营下去。 于是便有了山阳书斋这么个名字——李牧记得他爹说起过,在大梁落败前,他们一家人住在上虞城外的祁濛山脚下,向阳而居,面水建翎。山阳山阳,取的正是山的阳面一层意思,原是左思右想下不得要领的随便念头,却不料世事奇巧,竟是阴差阳错地将自己同段寻两人的字囊括了进去。 归去途中李牧将书斋为何名山阳的由头讲给段寻听,只见他饶有兴味地盯着自己看,嘴角自始至终不曾上扬,却总使人觉出那里卧了几分促狎笑意。 照着段寻的意思,书斋揭匾一事张罗得颇为热闹,红红火火的鞭炮一放,十里八村都晓得他李牧得了段将军亲赐的门匾,好不风光。经过这些日子两人相处,李牧本就难以为继的生分终是被段寻消磨干净,二人说话做事又倒回至两年前相熟时的光景里去。 见段寻请了这么多人来捧场,李牧脑仁一跳,将人拉到廊下悄悄说话。 “这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